金瓶梅电影

当前位置:金瓶梅电影 金瓶梅电影 行业新闻

江西:以改革为牵引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5点击次数:152次

  近年来,江西省紧抓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为牵引,推动中医药产业在种植、制造、流通、创新及融合发展的全链条上实现跨越式提升,一幅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

  政策赋能,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

  江西将中医药产业摆在突出战略位置,高位推动,先后出台《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江西)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措施》《江西省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江西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文件。这一系列高规格、成体系的政策,共同构成了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了覆盖中药材种植、中药工业制造、流通体系、科技创新、“中医药+”融合等全链条的支撑体系。强大的政策合力,为产业腾飞注入了最关键的“初始动能”。

  道地为本,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江西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全省拥有野生中药材资源3043种,其中道地、特色和大品种中药材达40多种,中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资源禀赋优势显著。江西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材从产地向产区集中,着力打造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环鄱阳湖药食同源药材三大优势产区,形成了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评选出“赣十味”“赣食十味”道地药材新品牌,让优质药材有了响亮的“身份证”。建设“定制药园”75个,数量排名居全国前列。47个重点中药材品种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赣产道地特色中药材品种“三子一壳”、黄精、龙脑樟等10余个主要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109万亩。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19年的165万亩增长至2024年的373万亩,增长率达126%,综合产值超150亿元。主要品种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率达60%以上。

  工业升级,锻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江西深入实施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实行医药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中药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迈进。“一城一都多园”的总体布局,构成了江西中药工业发展新格局。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进展顺利,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持续实施,樟树、袁州、小蓝、章贡高新区、峡江、永丰等6个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百亿产业集群加速推进能级提升。2024年,全省中药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88.64亿元,规上中药企业172户,年销售额过亿的中药品种有28个,其中3个单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金水宝、喜炎平注射液、健胃消食片、肾宝片等产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药。拥有济民可信集团、仁和集团、华润江中、青峰集团、汇仁药业等五大龙头企业。华润江中建成全球首个无人化操作中药液体生产车间,被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展现了“江西智造”的高度。济民可信集团、青峰医药集团双双入围2024年度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彰显了“江西力量”的强度。2024年,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大脑纳入第一批省级“产业大脑”建设,江中药业被列为省级“数字领航”企业,标志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

  创新驱动,突破中药传承发展瓶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西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不遗余力,构筑了令人瞩目的“国家队”矩阵。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国字号”科研平台相继落地;“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是中医药领域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2021年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2022年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截至2024年,全省累计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建成9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3个省部级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这一系列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体系,为江西中医药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枳实总黄酮片”“二冬汤颗粒”的获批上市,实现了江西中药新药研发的重大突破。同时,标准是创新的另一面,也是赢得话语权的关键。江西系统性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共支持172项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建立了10项国际标准,其中ISO国际标准4项。2024年发布的《中医药-栀子》ISO国际标准,是江西省在中药材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标志着“江西标准”正逐步走向世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跨界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边界

  江西积极推动“中医药+”业态创新,让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催生出庞大的服务消费新蓝海。热敏灸是江西享誉全国的中医药品牌。全省布局建设灸养结合的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达26家,推动这项简便验廉的技术走进社区、乡村,并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医养结合”的江西模式。深耕本地特色资源,培育了一批中医药研学特色区、康复养老目标区和种植观赏旅游区。建设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61家,遴选出3条省级康养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山水之间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成立江西省智慧食疗养生产业发展中心,对金线莲、猴头菇等一批食疗养生产品进行“产、学、研”成果转化。同时,大胆探索,开展了铁皮石斛、杜仲叶、灵芝等三味食药物质试点工作,确定了21家试点生产企业,为“药食同源”理论和实践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推动全省食疗养生产业向高质量迈进。

  流通与开放,构建内外双循环新格局

  现代流通体系是产业链的“大动脉”。江西大力支持中医药物流企业发展,将江西九州通、江西医物通、江西五洲医药等7家医药物流企业纳入省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名单,给予重点培育。国有龙头企业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位列全国同行业百强前列。樟树市在流通领域展现了“药都”的现代化魄力,全力打造“云仓储+云物流”智慧物流模式。五洲医药成为第一批全国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实现了对药品流通全流程的“可视可控可追踪”。仁翔药业打造的智慧供应链物流交易平台,以及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全省首家第三方现代医药物流仓储基地),共同构筑了高效、智能、安全的现代中医药流通网络。江西积极推动开放合作,连续成功举办55届的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已成为中国中医药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泛的行业盛会之一。同时,江西积极依托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等国际高端平台,深化互利合作,营造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联合组建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助推了中药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协同发展。2023年,江西中医药出口额达5.77亿元,同比增长54.2%,出口值排名从2021年的全国第19位,跃升至全国第6位。

  江西中医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在这片红土地上,奋力书写着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江西样本”,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赣鄱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江西力量”。


作者:刘希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链接:
编辑:沈德森